发布时间:2025-09-22 作者:重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点击次数:2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新时期要切实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着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法治基础。
一、培训对象及地点
(一)对象:各级部门法治负责人和干部。
(二)地点:重庆大学各校区(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出行便利,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
二、培训内容(根据委托单位要求量身定制课程)
课程模块 |
课程名称 |
学时 |
业务能力 |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要义与当代使命 |
4 |
培育法治文化,建设法治中国 |
4 |
|
树立宪法权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
4 |
|
《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
4 |
|
古今视域下的中国道路和文化自信 |
4 |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解读 |
4 |
|
依法治国与权力结构改革 |
4 |
|
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的新形势与普法创新机制建设 |
4 |
|
数字法治的生成逻辑 |
4 |
|
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问题 |
4 |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现代法治 |
4 |
|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
4 |
|
法治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
4 |
|
中国地方立法的问题与反思 |
4 |
|
法律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规范建设 |
4 |
|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历史借鉴 |
4 |
|
社会诚信建设中风险控制与惩戒机制研究 |
4 |
|
法律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规范建设 |
4 |
|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历史借鉴 |
4 |
|
社会诚信建设中风险控制与惩戒机制研究 |
4 |
|
当前基层社会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
4 |
|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理念与实践 |
4 |
|
现场教学 |
缅怀先烈,锤炼党性--白公馆、渣滓洞监狱旧址 |
4 |
4 |
||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
4 |
|
美丽乡村--南山街道放牛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
4 |
|
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九龙坡民主村实践--民主村社区 |
4 |
中心集合重庆大学、中共重庆市委党校、西南大学等驻渝高校的高端师资及各实务部门专家,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级精品组员共享课程”主讲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智库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政协委员等。
四、办班模式
(一)独立办班:根据委托单位需求,校方量身定制培训方案,精准施训。
(二)联合办班:受人数及经费限制,达不到独立办班要求的单位可与其他意向单位联合办班。
(三)培训方式:理论授课、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
五、结业待遇
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颁发重庆大学结业证书,加盖重庆大学印章,成为重庆大学校友。登录重庆大学继续教育非学历结业证书认证网站可查询结业证书:
http://222.198.128.132:8080/certificate/login.jsp。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谭老师
联系电话:023-86056443 17353236655(微信同号)
电子邮箱:tanjianghai@cqu.edu.cn QQ:215165008
地 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B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