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30 作者:重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点击次数:324
自然资源是生命之源、生态之本、生产之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一、培训对象及地点
(一)对象:全国各级自然资源系统干部及业务骨干;
(二)地点:重庆市重庆大学A校区或B校区(地处沙坪坝区,重庆市文化名区,出行便利,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
二、培训内容(下列课程为我们开设的部分课程,可根据主办方要求量身定制课程,课程由各参训单位初选,经双方协商确定课程内容)。
课程模块 |
课程名称 |
学时 |
时事政治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4 |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要义与当代使命》 |
4 |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解读》 |
4 |
|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4 |
|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筑牢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根基》 |
4 |
|
党性教育 |
《中国共产党的战略领导力与中国的百年发展道路》 |
4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永远主题》 |
4 |
|
《传承红岩精神,加强党性修养》 |
4 |
|
《弘扬红岩精神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4 |
|
《红岩魂:信仰的力量》 |
4 |
|
世界格局 经济形势 |
《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与国家现代化新部署》 |
4 |
《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形势分析》 |
4 |
|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与中国外交战略》 |
4 |
|
《“十四五”时期的国际形势与开放走势》 |
4 |
|
《“一带一路”战略:中国携手世界的新时代倡议》 |
4 |
|
《最新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前瞻与战略跟进》 |
4 |
|
《当前“新基建”的发展路径及机遇分析》 |
4 |
|
《“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4 |
|
自然资源管理 |
《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模式创新》 |
4 |
《以点带面促转型—“城市双修”工作》 |
4 |
|
《关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解读 |
4 |
|
《自然资源系统机构改革经验介绍》 |
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解读 |
4 |
|
《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 |
4 |
|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 |
4 |
|
《如何坚守“三条红线” , 保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
4 |
|
《提升自然资源监测质量,助推生态环境绿色发展》 |
4 |
|
《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
4 |
|
国土空间管理 |
《国土资源行政诉讼分析和涉土败诉案例剖析》 |
4 |
《用私法的理念和方法破解土地管理存在的法律难题》 |
4 |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助推乡村振兴》 |
4 |
|
《国有土地二级市场的改革与完善》 |
4 |
|
《国土资源视野下的民法总则四大亮点》 |
4 |
|
《重庆地票模式探讨》 |
4 |
|
《中国土地制度构建思考》 |
4 |
|
《土地储备筹融资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4 |
|
《当前国土资源改革中,国土部门如何服务经济稳增长》 |
4 |
|
《如何用好用活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
4 |
|
《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审批中的若干重点问题》 |
4 |
|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研究》 |
4 |
|
综合素能 |
《国学智慧与工作创新》 |
4 |
《情绪管理与心理减压》 |
4 |
|
《工作关系中的人际沟通策略》 |
4 |
|
《新媒体时代下的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 |
4 |
|
《公务礼仪与工作沟通协调》 |
4 |
|
《党政机关公务写作与技巧》 |
4 |
|
《党政干部法律风险防范与规避》 |
4 |
|
《干部树立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
4 |
|
现场教学 |
亮点单位 |
4 |
白公馆、渣滓洞监狱旧址 |
4 |
|
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歌乐山烈士陵园 |
4 |
|
三峡博物馆、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
4 |
|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周公馆、桂园 |
4 |
|
红岩革命纪念馆、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饶国模旧居 |
4 |
中心集合重庆大学、中共重庆市委党校、西南大学等驻渝高校的高端师资及各实务部门专家,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级精品组员共享课程”主讲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智库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政协委员等。
四、办班模式、时间及费用
(一)独立办班:由主办单位根据需求拟定培训主题,校方量身定制培训方案,精准施训。
(二)联合办班:受人数及经费限制,达不到独立办班要求的单位可与其他意向单位联合办班,联合办班单位可由校方推荐,也可自行与兄弟单位联系。
(三)培训时间:培训班设置7天,含往返各1天、专题教学3天、现场教学1.5天、学习成果交流0.5天。
五、结业待遇
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颁发重庆大学结业证书,加盖重庆大学印章,成为重庆大学校友。登录重庆大学继续教育非学历结业证书认证网站可查询结业证书:
http://222.198.128.132:8080/certificate/login.jsp。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谭老师
联系电话:023-86056443 17353236655(微信同号)
电子邮箱:tanjianghai@cqu.edu.cn QQ:215165008
地 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B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