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02 作者:重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点击次数:0
“从开州中学到重庆大学,元帅的光芒始终照亮我前行的道路。”9月26日晚,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大剧场内,来自开州的大一新生刘绍杰手持刘伯承元帅青少年时期用过的砚台,为现场1400余名师生深情讲述文物背后的革命故事。
这场名为《追光——刘伯承元帅革命品格宣讲活动》的特别活动,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重庆大学)与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携手举办。活动采用文物叙事这一创新形式,精心打造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活动同步进行线上直播,吸引了超万人次在线观看。
作为首位文物推介人,刘绍杰与刘伯承元帅缘分匪浅。她曾就读的开州中学,其前身正是刘伯承元帅当年求学的开县高等小学堂。她手中的这方砚台,承载着少年刘伯承“手执青锋卫共和”的壮志豪情,也见证了他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战士成长为共产主义者的思想蜕变。
活动现场,讲解员李宇濛的讲述与光影特效完美融合。舞台上,青年刘伯承伏案书写入党申请书的身影仿佛穿越时空重现,无声却有力地传递着信仰抉择的分量,让在场青年学子真切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从思想觉醒到信念坚定的心路历程。
此次活动以珍贵革命文物为线索,系统呈现了刘伯承元帅波澜壮阔的一生。刘蒙将军深情讲述父亲手持左轮手枪走过的峥嵘岁月;军属黄君妍通过一双毛毡鞋,追忆太行军民的鱼水深情;刘伯承同志故居管理所所长颜华揭秘行军床背后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军事智慧;97岁高龄的原二野军大学员吴纯青回忆元帅用放大镜编写讲课提纲的治学精神。每一件文物都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历史与现实,传递着精神力量。
活动中,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师生带来的歌伴舞节目《情深意长》令人眼前一亮。悠扬的旋律与优美的舞姿,生动再现了1935年刘伯承与彝族同胞歃血为盟、团结一心的历史场景。这段历史不仅是长征路上的光辉篇章,更深刻诠释了我们党“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政策初心与深远意义。
本次活动是校地合作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一次创新尝试。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精选砚台、左轮手枪等国家一级文物,与高校共同开发沉浸式宣讲课程,运用数字影像技术还原历史场景,让红色资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活动现场还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写给刘伯承元帅的致敬信,信中“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高度评价,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精神指引。
来源:重庆大学干部培训基地 重庆大学干部培训联系电话:023-8605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