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干部培训基地官方网站! 联系我们
重庆大学校内培训电话
重庆大学干部培训电话

023-86056443

重庆大学干部培训电话

15178847886

重庆干部培训
重庆干部培训
重庆干部培训
重庆干部培训

重大突破!重大团队揭示宗教场所对古树的长期庇护奥秘

发布时间:2025-07-03     作者:重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点击次数:0

近日,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杨永川教授团队在学术领域大放异彩,于国际知名期刊《Current Biology》(Cell旗下)发表了题为“Religious temples are long - term refuges for old trees in human - dominated landscapes in China”的研究论文,首次系统揭示了宗教场所对中国古树的长期庇护作用。该研究成果是团队2023年在《Nature Plants》发表文章的延续性成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惊人发现:寺庙成古树“避风港”

研究团队通过构建包含中国6500余处宗教寺庙的古树数据库,展开了一系列深入探究。数据显示,中国佛教和道教寺庙宛如古树的“安全屋”,保存了多达46,966株古树,其密度竟是寺庙外的上千倍。在中国东部地区,寺庙古树现象尤为显著,部分寺庙甚至成为了上百株古树的“家园”。

 

更引人注目的是,研究记录到61个受威胁树种的5,989株古树,其中8个树种仅在寺庙内留存。寺庙古树的平均树龄显著高于寺庙外,最古老的个体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堪称“活化石”。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了宗教寺庙是人类聚居区古树的重要庇护所,为古树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文化影响:佛教推动树种扩散

研究通讯作者杨永川教授指出,研究还发现了佛教文化对树种分布的深远影响。以典型佛教树种银杏为例,其古树分布范围远远超出了自然种群范围。银杏自然种群仅存于天目山和大娄山等冰期避难所,但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其古树个体却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的佛教寺庙中,千年古树也并不罕见。这表明在数百至千年前,银杏就从其自然分布地扩散至中国广大地区,佛教文化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一现象,研究还提供了相关图示。图A清晰地呈现了不同树龄等级的银杏古树在中国的分布情况;图B展示了银杏古树分布与佛教寺庙分布的紧密关系;图C则呈现了一些典型佛教树种的古树个体在其自然种群分布区外的分布状况。这些图示为研究结论提供了有力的视觉支持。

 

国际关注:传统智慧彰显现代价值

该研究成果一经发表,便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Nature以“Thousands of endangered trees preserved for centuries inside Chinese temples”为题进行了深度报道,Cell在论文上线当日更是将其置于网站头条,凸显了该研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此外,《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国际知名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现代价值。

 

团队深耕:生物多样性保护再突破

杨永川教授领衔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育团队自2009年起便专注于中国孑遗植物保护研究,2015年开始系统研究人类聚居区古树和风水林的分布格局与留存机制。此次在《Current Biology》发表的研究成果,是团队继《Nature Communications》和《Nature Plants》后,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

 

联合指导:多方协作铸就佳绩

该研究由重庆大学杨永川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David B. Lindenmayer院士和北京大学唐志尧教授共同指导,体现了跨学科、跨机构的合作优势。第一作者为团队已毕业博士、现云南大学黄力副教授,展现了团队在人才培养和学术传承方面的成果。研究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的资助,为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次重庆大学杨永川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相信在未来,该团队将继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

 

来源:重庆大学干部培训基地       重庆大学干部培训联系电话:023-86056443